当前位置:萌娃亲子网 > 资讯 > 正文

孕期增重 孕妇体重

导语:孕妇体重体重是衡量孕妇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可让医生初步了解胎儿的生长情况。但许多妈妈对于体重增加存在着误解,忽视了体重异常会带来的问题。你知道为什么要测量体重么?如何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否合格?怎么控制孕期体重? 孕期为
孕妇体重

体重是衡量孕妇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可让医生初步了解胎儿的生长情况。但许多妈妈对于体重增加存在着误解,忽视了体重异常会带来的问题。你知道为什么要测量体重么?如何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否合格?怎么控制孕期体重?

孕期为什么要测量体重

孕期体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孕妇的体重,体重是衡量孕妇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孕期检查中十分基础的一项。通过体重秤上简单的数字,医护人员可以初步了解到胎儿的生长情况,对母婴的健康指数进行评估。健康的孕妇会在孕期体重、怀孕周与身高等要素之间呈一定函数关系,并且有着各自的正常区间,当孕妇体重失调,严重偏离正常指标时,就会影响到母婴的健康。体重不合格包括两种情况,体重过轻和体重超标。孕妇体重过轻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相反,超标带来的不只是孕妇行动上的负担,还可能是妊娠高血压,巨大儿,分娩时难产等隐患。

孕期体重长多少斤合适

既然体重过轻或过重都会影响母婴健康,那怎样的体重才是符合正常标准?正常指标从何而来?下列两种简单易懂的方法,就能使妈妈能够对自己的体重健康程度一目了然。

1.孕期体重减孕前

曾经,人们把孕期体重比孕前重量高出18-24斤公斤作为判断孕妇体重正常与否的指标,但是近几年来,有医生和营养专家提出:苗条的人和丰腴的人相比在怀孕期间增加的体重要多得多。而且,孕期体重的正常增加范围也从之前的18-24斤更新到了14-36斤。

2.BMI指数测量法

利用BMI指数(体质指数=体重÷身高²,身高体重分别以kg、m为单位),可以综合体重,身高来对孕期体重增加的范围进行合理的评判。通过下列表格,准妈妈们可以对体重的健康标准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19.812.5-18kg19.8-2611.5-16kg>267-11.5kg

举例来说,一个身高为1.6米,孕前体重为60kg的孕妇,她的BMI指数算法为:60/(1.6*1.6) ≈23.4。因此,这位孕妇应该在孕期增加11.5-16kg为宜。最新的科学研究提出,在其他健康指标合格的状况下,只要孕期体重增加控制在40斤以内就不会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小贴士:为什么要同时测量身高

很多孕妇对于检查孕期体重时要测量身高的行为十分不解,认为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是通过了解以上使用BMI指数来评估体重的方法,准妈妈们也已经想到测体重的目的所在了。因为要取孕前的BMI指数,孕妇通常会在第一次做孕检时测量身高,骨盆,医生会根据身高与孕期体重之间的数据关系对孕妇的体重健康做出评估。使用BMI指数,能够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条件不同来提供适用于不同情况孕妇的体重健康标准。

导致孕妇体重异常的原因

1.孕前BIM指数高,除了先天因素和饮食习惯还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所导致,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医生们建议这些肥胖人群在孕前要采取治疗,减少体重。

2.孕前BMI指数过低,换一句话来说就是过于瘦弱,体重低于同等条件的正常水平。

3.怀孕期间由于滥补营养造成体重增速太快或超重。

4.怀孕期间由于饮食挑剔,营养吸收不足,不均衡或者由于保持身材或糖尿病等原因故意控制体重导致体重异常。

孕妇体重异常的危害

· 孕妇

1.体重超标

怀孕前BMI指数高的,在怀孕期间的体重也高于正常水平,不加以控制的话不仅会影响到心肺功能,上肢重量也会超过骨关节所能够正常承受的范围。不仅如此,体重超标的孕妇更容易孕育出巨大儿,无形之中就使婴儿在未来人生中负担了更高的患病率。

2.体重不足

体型瘦弱,BMI指数低的,建议在怀孕前就要做好饮食上的调理和滋补,达到健康的体重之后再怀宝宝。孕妇在怀孕期间过于瘦弱,即便危害不会显于表面,但对于母婴两者来说却都的的确确是风险。

· 胎儿 

准备怀孕,或者怀孕中的女性,在体重上偏低,就基本说明了身体上有营养不良的问题。这种女性在怀孕的条件上处于劣势,不增加体重的话,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营养吸收,体能和健康,生出低重儿,更严重的会影响智力发育,导致畸形儿的产生。通常,肥胖的孕妇会生出个巨大儿,体重过低的女性会生出低重儿。但是在临床上也会存在一些超于常规的现象,有些肥胖的孕妇生出的胎儿反而个头偏小。如果胎儿发育和胎盘功能并无异常,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孕妇不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了,比如在饮食中偏爱含糖多的食物,不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另外,高龄孕妇和吸烟的孕妇生出低重儿的几率会更大。

如何控制孕期体重

互联网上“孕妇每月要增重一公斤”的谣言对孕妇们产生了误导,这种说法是缺乏依据的。首先从增重的总量上来说,孕期的增重量根据孕前体重状况的不同也会有所差异。另外,体重的增加并不是匀速进行的,而是以不同孕期的营养需求来增加的。

孕前体重孕期增重量(kg)偏瘦>16正常11.5~16肥胖6~9

1.怀孕早期(<12周)

在12周之前,胎儿还处于受精卵分化及成型的时期,不建议孕妇增加过多体重。只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稳定的情绪,避免着凉感冒并且要适当补充维生素B9。

2.怀孕中期(13~27周)

此时胎儿的体内器官在不断形成,同时体重增长迅速,所以这个阶的段孕妇在称量体重时,以每周增加0.6-1斤为正常标准。在饮食上应该要多补蛋白质,多吃水果蔬菜。

3.怀孕晚期(>28周)

这个时期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速度极快,在补充蛋白质的基础上,还要同时顾及胎儿视网膜,大脑,以及骨骼的发育和形成,因此在饮食上也要补充钙质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常见的牛奶,豆制品和虾中含钙质多,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通过吃海鱼来补充。这个阶段内体重每周增长1-1.2斤为正常。

4.其他建议

(1)不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吃精制糖制作的零食和饮料,也不建议专门购买补品保健品。另外,广东地区的准妈妈,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某些地区性的饮食习惯,在喝汤的时候不要舍弃最含营养的汤渣。也不要把薏米、参类、山楂、当归、田七等补血的中药作为熬汤的食材,避免药性太强导致流产。

(2)体重超出健康范围的孕妇,在保证营养吸收的同时,还要向医生或营养师咨询各类营养成分摄入的比例,设计出合理健康的饮食方案。比如过于肥胖的孕妇,可以少吃热量蛋白质高的食物,建议食用红豆、莲子、小米等粗粮。体重过轻,则应该多吃蛋白质及淀粉类食物。

(3)体重不符合健康标准的女性在准备怀孕时,应该去营养科寻求帮助。通常来说,在怀孕期间至少要进行三次营养咨询。

关于孕妇体重的常见疑问解答

1.孕妇身材偏瘦会不会影响到胎儿?

身材偏瘦并不会直接影响到胎儿,最重要的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果感到没有食欲,可以尝试这些方法:

(1)吃可口诱人的美食。

(2)少食多餐。

(3)果干水果零食不离身。

2.准妈妈要一个人吃两个人的分量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女性在怀宝宝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也会不一样,纯粹吃两个人的分量属于滥补,容易造成体重异常。食物的分量是表面,准妈妈们更应该关注从食物中汲取的能量和营养,只有能量和营养补得到位才能够在胎儿需求和维持身材上保持平衡。

(1)在补充能量时,需要注意的是,准妈妈们在孕期的前三个月并不需要补充太多能量,在这之后的数个月里比平常多补10%的能量就行。

(2)补充营养比补充能量更重要,营养在怀着宝宝的任何期间都必不可少,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都是胎儿发育成长必需的“养料”。因此,准妈妈在饮食中不要追求吃得多,而要吃得精。蔬菜水果,谷物类,肉制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以下是女性需要增补的营养元素及其份额:

营养元素增加份额蛋白质20%30%25%维生素B236%36%15%

3.刚怀孕的时候体重下降正常么?

怀孕初期体重下降并不是什么疾病,是由于怀孕影响胃口,产生不适所引起的正常现象,并不会影响到胎儿。怀孕初期并无必要增补过多食量,多吃水果蔬菜是可以的。孕妇体重在刚怀孕时原本就增长得不多,在怀孕的中晚期才会迅速增长。

4.体重严重超标了,现在是否应该控制吃东西呢?

体重超标后要对饮食加以控制,但并不意味着就不吃或少吃东西,这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有科学依据证明,胎儿在子宫内挨饿会导致孩子出生后肥胖症的患病率增高。准妈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控制重量:

(1)远离低营养高脂肪的食品。

(2)少喝热量高的饮料。

(3)尝试健康的饮食方式,比如把水果当零食,远离油腻高脂的食物。

(4)适当运动。

(5)转移注意力,分散饮食的欲望。

5.孕妇为什么不能增重太快?

体重超标在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对胎儿也毫无益处。因此要定期做孕期检查,医生会帮助孕妇维持一个合理的体重,在体重异常时也会及时给孕妇提出警告,并给予建议。

6.孕妇增加多少体重,肚里的宝宝就会增加多少体重吗?

妈妈们的增重量和宝宝的增重量并不是相等的,宝宝的增重量只占妈妈增重量的20%-25%,其他75%-80%的重量成为了妈妈体内的脂肪,主要表现在在子宫,胎盘,乳房和血液羊水的重量增加。

7.如果我体重增加太少,宝宝会不会感到饿?

体重增加太少会阻碍到宝宝的正常发育,增重不到10斤的还可能会出现早产等状况。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萌娃亲子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mw656.com/zixun/288024.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量血压 孕妇血压 下一篇: 多汗的原因 产后出汗